主持人包兴安: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开启了今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序幕。专家认为,此次减税不仅仅针对直接税,还涉及间接税以及非主体税和税收附加减免,体现了政府通过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来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决心。
本报记者 包兴安
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普惠性减税打响了第一枪。1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实施期限暂定三年,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照此计算,三年可为小微企业减负6000亿元。至此,从2018年12月24日到目前,半个月的时间,国务院对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已表态三次。专家预计更多减税政策将陆续落地。
“此次对小微企业减税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安永大中华区国际税务主管合伙人蔡伟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是民营企业,大范围的减税能够使更多的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的扶持,最大限度的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必将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于增加社会投资、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发展科技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
“去年底以来,政府定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此次对小微企业推出一批新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开启了今年减税降费的序幕。”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减税的特点可以理解为是对民营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普惠性主要体现在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
“小微企业对于成本更加敏感、融资成本较大型企业高、融资比大型企业也更加困难。此次税收优惠的出台,每年为小微企业减税2000亿元,减免的税金,小微企业可以用于再生产或者扩大投资,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有利于促进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蔡伟年说。
蔡伟年指出,此次减税不仅仅针对直接税,还涉及间接税(比如增值税)的减免,因为间接税的可转嫁性质,通常会传导到消费者,从而抬高物价。此次通过对小企业的增值税减税,有利于降低物价,促进社会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张依群表示,我国下一步减税重点除在增值税、所得税等主体税上下功夫外,还开始在非主体税和税收附加上进行减税,也意味着中国正在以减税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为契机,开始在简化税制、优化税制、重构税制上推进税收的结构性调整,以更有效更有力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推动中国经济整体活力提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蔡伟年认为,虽然政府给予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和扶持,表面上与税收中性原则和公平原则有冲突,但是从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一直以来都不是解决政府财政收入的主力,其在经济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解决就业、改善民生、孵化高新技企业、催生新技术等方面。因此,此次对小微企业的减税,体现了政府通过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来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决心。
此外,蔡伟年表示,鉴于小微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因此各国政府对小微企业都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旨在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我国新出台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国际主流做法亦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