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将至,出游、返乡需求激增。打算出行的市民早已做好规划、订票订房,不外出的市民原地消费,看电影、下馆子……选择多样。然而,假如临时计划有变,提前买好的车票、餐券、电影票等还能顺利退改签吗?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减轻损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广州“行、食、娱”的多种退票规定,帮助广大市民更好规划消费,维护权益。
娱 电影退票收费有利于维护市场规则
“我们影院允许退票,规定退票必须在开场前,而且要收手续费。”据广东一家电影院的负责人坦言,他们有些月份的退票费用甚至达到1万元左右。然而电影院并非靠退票挣钱,设置退票费的初衷是令消费者减少退票,以弥补影院售票的机会成本。“我宁愿观众来看电影,也不愿意他们退票。”该负责人解释,一张电影票的退票费约为5元,1万元的退票费意味着有近2000个座位被退订,即使只按30元/张的价格计算,2000张票的总价就达到6万元,在目前电影业仍未恢复元气的情况下,2000个座位并不能完全被重新预订。
该负责人表示,“我认为高铁、飞机退票都收手续费,都有时间限定,电影票为何不能收退票手续费?”
据了解,影院收取退票手续费,还有一个考虑——防范“锁场行为”。一名电影行业人士透露,有片方或粉丝在电影票预售时,在每个放映这部电影的电影厅都购买几张电影票,一方面是让影院不能因为无人购票而取消场次,其次造成虚假繁荣,等到有真正的观众购票就大量退票。“有时他们还会误导影院,以为电影热卖,从而增加场次。”他对此无可奈何,“收取退票手续费,有可能令他们减少“小动作”,降低我们的损失,也遏制这种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
不同影院在退票规则设置上有所不同。广州一家连锁影院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电影票在购票平台上是无法退的,但如果在官网购票,开场前一小时可退票。记者发现有影院的票在购票平台上显示“不可退票”,但其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观众无法观影,他们可帮忙提前一天退票,不过可能一个人退票要花他们近一小时进行核对、处理。他提醒,最近场次的观众不多,建议在开场前半小时左右再购票更稳妥。也有影院拒绝了记者的退票要求,表示只能改签场次。
行 客运和城市公共交通退改签统一规范
“无论是客运还是城市公共交通,退票规定相对统一和规范。”一名交通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铁路和航空领域对于退票都有明确规定。记者在中国铁路官网看到相关规定:开车前8天(含)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票面乘车站开车时间前48小时以上的按票价5%计,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按票价10%计,不足24小时的按票价20%计……办理车票改签或“变更到站”时,新车票票价低于原车票的退还差额,对差额部分核收退票费并执行现行退票费标准。
经常出差的周先生表示,铁路退票规定清晰明了,而且在平台上处理很方便,“因为自己的原因改变计划,承担一定成本很合理。”
在广州地铁的票务规则中规定,“已购买的单程票没有进闸记录且票内信息能被读取,自购买之时起不超30分钟的,乘客可以在购票站或取票站办理退票。单程票在售出30分钟后一律不办理退票……”一名广州地铁工作人员表示,退地铁票的情况较少,首先是因为购票一般都有出行需求,除非买错终点站才会退票,其次是大多数乘客使用羊城通和二维码,一旦刷卡进站就意味已经消费,不存在退票情况。
食 平台加强管理 制定退款规范
到餐厅吃自助餐,是越来越多家庭外出聚餐的选择。喜欢在家庭日带家人吃自助餐的胡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还会提前打电话到餐厅订位,现在随时在平台购买自助餐券,既方便又省事,而且一旦改变主意还能随时退掉,“完全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
记者登录某消费点评平台搜索10家不同类型、档次的自助餐厅,发现都有“随时退”“过期退”服务,即全场未消费的团购券都支持随时退(需物流配送的团购订单除外),通过网银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金额将按原路退回,无须支付手续费。
“自助餐券可以全额退,我觉得比较合理。”从事餐饮行业的许先生认为,如今消费市场中的消费关系和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消费者选择多,市场同质化趋势明显、竞争更激烈,导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自由。其次,餐饮平台不断壮大,在消费终端和消费商家之间起链接作用,而依赖餐饮平台成为消费者在餐饮消费上的主要方式,具有较强话语权的平台必然要对平台上的商家进行管理,制定相对统一的规范,“而且自助餐券本来就没有限定消费时间,大部分情况下取消预订不会影响餐厅的正常营业,也一般不会导致餐厅的损失。”
记者在上述平台看到,不享受“随时退”“过期退”服务的情况包括已经使用的团购券、团购单页面未标示“未消费随时退”的团购券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欺诈、违法或者违反网站《用户使用协议》行为,并强调“演出或有特定日期消费时限的团购券,例如演唱会门票、首映礼门票等”也不可退。
专家意见:
呼吁行业间互相参考借鉴退票规范
购买车票、自助餐券、电影票等,意味交易双方形成合同关系,牵涉到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名消费维权律师表示,从法律维度看,上述消费涉及合同关系公平原则、稀缺性原则等,退票意味着取消原有的合同关系,解除方应该承担给被解除方带来的损失。
不过,不同行业因为合同关系的解除导致的损失有所不同。北京涌章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晓轩认为,自助餐券不属于定时的消费,消费者可随时购买使用,即使取消,给商家带来的损失也不大。同样是餐饮行业,如商家要因预订提前进行准备,消费者一旦取消预订,给商家带来的不只是期待利益的损失,还有为了履约的付出,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须承担取消约定令商家受到的损失。
火车票、飞机票和电影票等在上述维权律师看来比较特殊,一旦临近取消,就会导致无法再度销售:“比如在铁路资源稀缺的时候,尤其是春运,退票很可能导致其他人丧失了购票机会,占用社会资源,必须承担相应损失。”
李晓轩认为,“如果消费者希望随时随地享受随时买随时退,所有成本和风险由服务提供商承担,对方就不得不将风险和成本转嫁到履约的消费者身上,这么一来,行业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他建议商家从商业层面对退票加以约束和规则引导,主要原则是规定退票时间。在他看来,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做法:“呼吁倡导行业间互相参考借鉴,如对铁路退票规范进行研究和探讨。”
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发现某购票平台的改签规则非常含糊,不同影城规则不同,平台与现场规定不同。”她认为,这对于电影行业发展不利。李晓轩则认为,同一个行业的不同商家是否需要相对统一的规范,应交给市场决定。